相機黑白還是後製黑白

「應該用數碼相機的黑白模式或是用 Photoshop 把彩色相片轉換成黑白?」我也數不清多少人問過這條問題了。一般,我會回答: 「先拍彩色的照片,然後回家才後製成黑白吧!」這個答案理據是彩色可以輕易地轉成黑白,但把黑白照片化成彩色,簡值是件鉅大的工程。

以上答案是自己標準的答案,即暗示有個不標準的答案吧!
玻璃瓶的黑白照片

首先我們要明白黑白照和彩色照片的其中一項最大差異,就是色彩,假如物件間沒有明確的光暗反差,彩色照片還可以運用色彩間的對比來突出主體,萬綠叢中一點紅就是一個好例子。
荷塘裡的萬綠叢中一點紅

至於黑白照片主要靠光暗、條線和圖案來托出主角,沒有明顯的光比下,條線的捕捉變得相對重要。

條線和圖案的捕捉製造了黑白模式在有預覽功能的數碼相機的生存空間,因為透過黑白預覽 ,由於沒有了色彩的搔擾,迫使用家把全幅精神投放於光影對比和線條間,從而間接地幫助用家拍出較高質的黑白相片。
魚兒和海葵的黑白照片

不同牌子的相機對黑白照片的轉換也有不同,有的對紅色較敏感,有的對綠色較敏感,如果對綠色較敏感,用黑白模式拍綠葉時,會有較佳的效果,通過 LCD 就能即時知道當前畫面轉成黑白後的模樣。

不過,如果相片是彩色,可以透過「執相」軟件針對畫面的色彩佈局來製造出最佳的黑白對比效果,不過這就需要用家有一定的修圖水平。如果沒有「執相」知識的,或沒興趣後製的用家,相機的黑白模式可以讓您即時確認結果才按下快門鈕。
不同灰度的黑白照

還是堅持菲林相機的用家呢?到底該用彩色或是黑白菲林呢?和數碼用家的問題很近似,問題在於會否後期製作。如果不會,由於沒有預視的優勢,攝影師只能藉著對底片特性的認識和對彩色濾鏡的運用來增強畫面的黑白對比,否則整張相片可能變得灰沉沉,好與壞取決於攝影師對拍攝黑白照的經驗和功力。

如果不想後製或想練習拍攝黑白照的數碼單反用家,同樣可以運用彩色濾鏡來拍攝黑白照。

不過真正的黑白菲林如 T-Max 有個地方是數碼黑白不能相比的,就是到沖晒店沖晒相片時,由於沖晒程序的分別,只有真正的黑白菲林才能沖晒出純黑白的相片。數碼檔案和非正真黑白菲林,晒出來的相片會略帶微黃,不過若在家中用打印機印出黑白照,就不會因為沖晒程序的關係,使得黑白照微微帶黃。





其他文章

什麼是「雙像素 RAW」(Dual Pixel RAW)?

雙像素 RAW 利用了雙像素 CMOS 影像感應器的獨特設計而產生的特別 RAW 檔。於單一雙像素 RAW 檔中,會同時儲存正常影像及具視差的資料,這兩組不同視點的雙像素資訊

Cinemagraphy:會動的硬照

什麼是Cinemagraphy?它就是比相片多,但比電影少一些的東西。很抽像?驟眼看,是一張硬照。看真點,最精彩的部份卻重複地動

【智能手機 vs 全片幅無反相機】Huawei P20 Pro vs Sony A7iii 人像、夜景畫質大戰

以三顆 Leica 後置鏡頭為賣點的華為 P20 Pro 手機在 DXOMark 的手機鏡頭評分中獲取 109 分,為現時(2018年5月30日)最高分的手機。 前陣子,甚至有攝影師發現它的畫質直逼 Canon 5DS R。對這個震驚攝影界的新聞,小編還是半信半疑,還是親自驗證較實際

用 PS 去除皺紋、暗瘡和雀斑

拍下的人像照中,有時候背景很美,偏偏就是拍照當日長了一顆暗瘡,要是發生在愛美的人身上,大都會千方百計把這顆礙眼的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