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澳 - 香港威尼斯

大澳,香港的水鄉,人稱「香港威尼斯」的地方,忘記了走過多少遍,但每次總會被大澳的某些東西所吸引,也許是這個原因,令我走過一遍又一遍。

下船後,一定會看到畫滿圖畫的石牆,豐富的顏色和有趣圖案令每個路過的人會心微笑,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牆上的一句問候語,「婆婆,今朝食咗乜?」生動得尤如一位小朋友站在面前對著婆婆說出那番話一樣,卻道出了大澳居民間的相互關懷。


香港的舊村落裡,有一樣東西是被現代街鋪所丟棄的,它就是街道號碼碼,走到彌敦道,很多商鋪認為號碼牌是醜陋的,完全沒有標明,使得尋路的人們忙於東找西尋,被迫玩推理遊戲。

我十分喜愛舊村落裡面的門牌或號碼牌,每家每戶都有自己的特色,有漂亮的,也有原始的,湊合起來就是一組設計。除了門牌外,老村裡的大門同樣具有高度的欣賞價值,不同的設計當然值得細味,歲月風霜的留痕更是獨一無二的。

現在流行「創意工業」,這根本不是什麼新東西,老村落早已存在大小不同的創意,只是香港在八十年代後把創意放棄後,現在又再重拾它,可以看到很多新設計都只是把香港的舊事物重新包裝而已。打算學設計的,不如到舊村落走一遍,探望我們香港的本土設計。

門窗,遠古時已被放在一起的名詞,因為對於一所房子,門窗是不可分割的。既然有那麼精心設計的大門,窗子同樣極富歷經史色彩。

現代的樓宇中,每個屋苑裡,每間房子都像倒模一樣,被建造得一模一樣,賣的是整齊公整,同時卻失去了房子間的獨特性,所以在大澳村裡,連牆壁也如此迷人。

建築師開始提倡在屋頂種植植物來降低屋內溫度,原來大澳很多的屋頂已有天然的植物來調節溫度,現在的新理論究竟是否舊酒新瓶?

如果要選出大澳最具特色的建築,火車頭的建築模式可謂大澳建築的表表者,試問隨了大澳,那裡能找到這樣子的火車頭房屋呢?它們有點像小時候玩過的鐵皮火車。

火車頭房子是大澳最有特色的建築,第二的是用木條支撐在水上的房屋,看似脆弱,卻有十分堅固,可惜的是它們不是大澳所獨有。

離島上,必定出現的貓跡,是貓迷必定追蹤的一環。

屋苑裡的綠化,比大澳的綠化來得美嗎?誰更懂得把植物和建築配襯著?

除了房子和建築外,大澳還有許多奇怪有趣的東西。

看起來,它們是香港路邊的欄杆,但為何它們被擺放成這樣子?因它們的實際用途是曬蝦醬,用我們最熟識的紅色欄杆曬蝦醬,有種說不出的前衛和親切。





其他文章

【Peak Design Slide Lite 開箱文】可單手操作的快拆相機帶

相機帶真是件叫人又愛又恨的東西,有了它,攝影師可以騰空雙手,調整器材或尋找工具;可是每當拍攝食物或使用三腳架時,相機帶就變得相當礙事。若相機帶可以有類似三腳架的快拆設計,您說有多好呢

葵涌焚化爐 - 消失了的煙囪

前陣子,從朋友得知香港又少了一支巨型煙囪,因為葵涌焚化爐的那支五十層樓高的煙囪已在零九年被拆卸了

【長沙灣元洲邨】浪漫滿載的簕杜鵑花隧道

百花盛放、群花爭艷的日子裡,怎會少了元洲邨簕杜鵑的份兒?走在紫陌紅塵的隧道裡,陽光穿過層層疊疊的花瓣,漏到遊人身上。搖曳的光暈,仿似晚間的霓紅燈。置身絢麗奪目的環境下,真是酒不醉人人自醉

旺角彈起:一起細數旺角景點

最初認識旺角,是因為她的女人街,西洋菜街是也。之後,花園街、信和中心、旺角電腦中心、旺角相機中心、雅蘭中心、先達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