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禮攝影師的引閃器設定

現在的婚禮攝影越來越講究。

1P + 1V 的年代


2007 年或以前,大多數的婚禮都只有一位攝影師 (Photographer) 和一位錄像師 (Videoman),而攝影師還要兼負控制現場氣氛和節奏的責任。


2P + 1V 的年代初

到了2007-2008 年中,在很多婚禮中,新人都會聘請一位「主力」攝影師,一位「找拍」 (Snapshot) 攝影師,和一位錄像師。這個年代初,「主力」攝影師會拍下所有應有的情節,包括團體照,整個陣營中,「主力」攝影師通常是技術最高和發號司命的那位。


2P + 1V 的年代未

從 2008 中至 2009 年初, 大量的新晉攝影師進入婚禮攝影的市場,「找拍」 (Snapshot) 被人熱捧,因此,較有實力的攝影師都不願當曾經得高望重的「主力」攝影師,轉而主攻較講求創意的 Snapshot。發號司命的角色也由「主力」攝影師轉移到 Snapshot 攝影師 ,而「主力」攝影師的質數在這個時期有所下滑。

幸好,從這時起,普遍的婚禮「找拍」水平獲得多空前的提升,而各新人在選擇攝影師時,都以 Snapshot 的水準作為標準。


2P + 1V + 助手的年代

從 2009 起,Snapshot 攝影師多愛玩引閃 / 飛燈,因為引閃可以讓光源從側面或主體背後而出,甚富立體感,在互相影響下,眾「找拍」攝影師都愛運用引閃。

可惜,運用燈架實在很不方便,皆因婚禮會場,人來人往,賓客很容易碰到燈架,再者,新人需要到處向朋友打招呼,硬崩崩的燈架用處不太大。於是,人肉燈架,即攝影助手便由此而生。


雖然,引閃往往會帶來較佳的效果,有時候也需要在正面多補一點光,或助手不在時,機頂的外置閃燈就變得相當重要。因此,就算打算在婚禮中使用引閃,也同樣要配備機頂的外置閃燈。

問題來了,如果在熱靴 (Hot Shoe) 上安放了發射器便不能使用熱靴安裝外閃;相反,如果在熱靴上安裝了外閃,發射器又如何安置呢?

(可參考:《無線引閃器:Yongnuo RF-602》)


難度要不停地在熱靴上來回替換發射器和外置閃燈?就算動作再快,也不是一件有效率的事。


同時使用機頂閃燈和引閃

其實,有個方法可以讓大家同時安裝閃燈和接駁發射器的。


以下會以 Yongnuo RF-602 引閃器為例。

大家可以把外置閃燈安裝在熱靴上,這樣熱靴便能觸發閃燈。

至於發射器的控制,可以把 PC 連接線的一端接入相機的 PC 輸出座,而另一端接入發射器前端的 PC 座 。

然後把發射器固定在外置閃燈旁。如何把發射器固定在外置閃旁,可以運用魔術貼或自己喜歡的方式。

最後,把閃光燈與接收器連接便可。


若果機頂閃光燈、發射器和接收器已被啟動,按下快門後,可以同時觸發頂機閃光燈和無線引閃。

如果只有發射器和接收器是開啟的,便能單純拍攝以引閃為主的照片。

如果發射器是關閉,而機頂閃燈是開啟的,便能和平時一樣地拍照。





其他文章

澳門煙花拍攝位置:永利酒店

永利酒店對出的沙格斯大馬路面向湖景和澳門旅遊塔,景觀上和海洋花園不相百仲,但卻便利過海洋花園十倍。如要趕著回港的

Hungry Korean 饑餓的韓國人

或許大家吃日本壽司都不愛點壽司卷,但來到Hungry Korean,若不吃韓式壽司,將會是一種遺憾。我會以「有驚喜」作為總結

LR: 數碼偏光鏡一秒搞定

偏光鏡可以讓藍天變得更藍,但有時偏光鏡不在身邊。只要天空還有藍色,便可一秒間利用Lightroom把淡淡的天空變成蔚藍

1DX的14fps是1984年的科技?

Canon 1D X最吸引世人之處,相信是它那一秒14張的連拍速度。誰知這個一秒14張的速度早在1984的奧運會已經出現在Canon F-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