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城亞丁11 ● 折多山雪域

看過雪山後正式進入了雪域,氣溫急遽到零度,到處變得白茫茫,幸好石頭是黑色的,為那奶白的汪洋指點方向,終於明白白色世界的可怕,當無色的天和地連在一起時,立體的世界頓時變成二度空間,難怪去過北極的人都說失去了指南針就會永遠被困於白色的平面裡,謝謝四川的石頭不是白色的。


附近人煙稀少,卻矗立一座佛塔,完全出乎意料之外,萬天飛雪中飄揚著點點色彩,這是旅途中首次看見的經幡,祝福著每位展開旅途的人。

向前走近點真是柳陰花明,經幡所圍繞的範圍比想像的要大,或許川藏的探索者太多了,沒有足夠的份量又怎能帶給每位途人祝福呢!

溶雪中的路並不好走,師傅也要重新調較汔車,好讓我們的四驅車在往後的路上走得更順。

白茫茫中的一點紅,的確令人醒神。

相信他是當地人吧,看似對祈福的儀式相當熟識,手執一疊印滿經文的彩紙向天一灑,紅紅黃黃的經文隨風起舞,為那單調的天空塗上了色彩。

究竟高原中的雪湖會有啥東西呢?說不定一隻兇殘的水怪在遠古就被天神鎮壓於此雪山下。

到處荒蕪得很,如果盤古初開於寒冷中,我想這是這番景象了,渺無人煙,剩下我們五個人,實在有點心寒的感覺。

沒有刻意計算身處的高度,但浮雲已經與我們擦身而過,如果神仙總愛帶著幾分祥雲,那麼我們也算嘗過做神仙的滋味。

走得遠了,終於給我們看見了人類的蹤影,這樣幾伙人組成的小村落在四川山區十分常見。

高原的白雪比別處的都要白,白得跟本無法看清黑牦牛的真面目。

建築物最容易告訴別人身在何處,縱使大家小時候畫的小屋都相差無幾,但現實中那一點點的差異就足以發展成各地的文化。





其他文章

在彩雲間穿梭的昂坪纜車

日落,鹹蛋黃前的一對纜車,彷如一對小情侶,沉醉於醉人的日落色彩中。如果那對車箱中,分別也有一對小情侶,那麼幸福的,不是

Histogram與曝光

如果整張相片的格調是昏暗 (Low Key) 的類形,可以推斷 Histogram 的大部分位置會偏左,若果 Histogram 的主要部分

黃昏時亮了的青馬大橋

膠卷的時代,不少人願意花一天去取得一張完美的相片,玩膠卷的可能會懂得以下的技巧,讓我先從相機說起

1DX的14fps是1984年的科技?

Canon 1D X最吸引世人之處,相信是它那一秒14張的連拍速度。誰知這個一秒14張的速度早在1984的奧運會已經出現在Canon F-1